不知道什么时候盲盒突然火了,消费者对“未知”收藏的渴望让盲盒市场疯狂快速增长。然而背后的套路有多深?“就像强迫症一样,必须一次买一套。”
大三学生潇雅(化名)是一名资深盲盒爱好者。自从一年级买了第一个娃娃,潇雅就失控了。最多的时候,每个月买盲盒的钱接近一个月的生活费。
潮玩的另一位粉丝若尔(化名)说,玩了四年多娃娃,花了几十万。家里最多有一千多个娃娃、雕塑家、盲盒。
事实上,潇雅和若尔盖花巨资购买盲盒并不少见。近两年,什么都可以的盲盒、文具盲盒等变种甚至瞄准学龄儿童和未成年人,这些盲盒溢价严重。
近日,为规范盲盒经营活动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公共利益,上海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了《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》。
003010针对具体的盲盒经营活动提出了一些倡导性建议,包括规范盲盒价格体系、明确盲盒提取规则、鼓励建立保障机制、加强商品售后保障、规范营销炒作、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等。这为盲盒的经营活动画上了一条红线。
谁为盲盒狂:近20万消费者一年花2万集盲盒,有消费者陆续花费了几十万
大三学生潇雅是一名资深盲盒爱好者。自从一年级买了第一个娃娃,潇雅就失控了。最多的时候,每个月买盲盒的钱接近一个月的生活费。为了存放买回来的娃娃,潇雅一家专门做了三个带展示灯的大柜子,巅峰时期柜子里陈列着近千个娃娃。其中一个柜子里装满了隐藏的洋娃娃。
当谈到为什么盲盒如此“上瘾”时,潇雅说她很享受开箱的那一刻。“打开盒子之前你并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,未知感和惊喜感让每个盲盒都有很大的吸引力”。若尔认为买个盲盒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,让自己不再只是麻木地工作,而是期待更多。
事实上,潇雅和若尔盖花巨资购买盲盒并不少见。2019年天猫“95后”玩家扒手排行榜显示,近20万消费者每年消费2万套盲盒,购买力最强的消费者每年消费100万元购买盲盒。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《指引》显示,以盲盒为代表的潮流玩具正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放松、交流的重要载体,预计2022年潮玩市场规模将达到478亿元。
乱象频发:隐藏款溢价近20倍,有的商家或带货主播私藏隐藏款哄抬价格
据资深盲盒玩家艾伦介绍,一般商家在制作盲盒时会在每个盒子里放置一个隐藏物品,隐藏物品与常规物品的比例为133,360,144。隐性货币的稀缺也催生了二手市场的投机热。如果59元一个的盲盒原价是隐藏款,它的价格暴涨,在二手市场可以卖到几千块,溢价近20倍。
文具盲盒畅销:佩戴盲盒的普通笔价格翻倍,商家将盲盒营销套路延伸至未成年人。
除了盲盒二级市场频频乱象外,去年5月,宠物盲盒乱象也数次出现在热搜上,引发热议。去年5月3日晚,动物保护志愿者在成都金牛区拦下一辆ZTO快运货车。在卡车里,160多只用塑料筐运输的猫狗奄奄一息,引起了公众的谴责。
参与救援的志愿者表示,快递单上写的都是珍贵品种,但里面有田园猫狗,所以判断这是之前网上流行的“宠物盲盒”。打着“珍贵宠物盲盒”的旗号吸引消费者,其实卖低价田园宠物,大部分网友认为商家的做法不仅有用盲盒欺骗消费者的嫌疑,还表现出对生活的漠视。
首个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划了哪些红线?盲盒热会降温吗?
过度营销和价格欺诈
针对盲盒二级市场炒作的乱象,《2021中国潮流玩具市场发展报告》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进行金融相关营销、涉及二级市场的造市活动、天价炒作、过度营销、饥饿营销。同时,《指引》鼓励盲盒经营者宣传标准,当同一消费者抽取同一系列盲盒产品支付金额或抽取一定次数时,为其获取隐藏商品或整系列商品提供合理途径。
针对盲盒营销延伸至未成年人的现象,《指引》规定盲盒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。向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,应当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确认监护人同意。
不过,专家认为,虽然《指引》的发布对整顿盲盒市场乱象有积极作用,但具体规则的制定应该更加严格,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。